上传作品
|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名家访谈>他只想拍摄出“有温度”的照片|专访第二届中国优秀摄影师徐明

他只想拍摄出“有温度”的照片|专访第二届中国优秀摄影师徐明

作者: 新时代摄影网
发布时间: 2020-04-21
浏览量: 1086

引言:

爱好是他最好的老师,他看到的是景、拍的是情,照片与他的内心相连。用心去拍摄照片,拍摄“走心”的照片,不一定需要走多远,他只想拍摄出“有温度”的照片。他就是我们今天的采访嘉宾——第二届中国优秀摄影师徐明先生。


—专访第二届中国优秀摄影师 徐明

本刊编辑/郭莉 邢筱笛



问:

徐老师,作为一名公务员,您是怎么与摄影结缘的,走上摄影之路的契机是什么呢?

答:

爱好是最好的老师。我的摄影旅程,简单的说是源于爱好,形象点说,属于先上车,后买票。


我在党政机关工作30多年,工作之余爱好摄影,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属于记录留影阶段。上世纪80年代初,往往是借用父亲单位的120海鸥相机,拍些纪念照片。


第二阶段,为满足摄影兴趣,自己购置了相机。90年代中期,托人在香港买了一台奥林巴斯傻瓜相机,之后又更换了索尼傻瓜相机,出差旅游总是带着拍照,这个时期的拍照,学会利用相机镜头变焦功能,确定景物大小,也属于记录性质的。


第三阶段,进入新世纪,我的摄影爱好和摄影装备也有新进展。购置了佳能450D相机,开始研究相机设置光圈、快门速度、感光度等基本规律。经常用80-200变焦镜头拍照,学着把相机本身功能和变焦镜头结合起来,提高照片画质。


第四阶段,多方面、多角度涉猎和实践,参观各种影展,涉足自然景观、鸟类、花卉、人物等场景拍摄,通过多年订阅《影像视觉》杂志,学习摄影技巧,浏览获奖照片,从中吸取经验;多次参与企业年历、同学、战友、拳友聚会纪念相册的策划、编辑、撰写文稿等,我的照片多次被编入其中。这些鼓励和认可,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摄影工作的信心。


第五阶段,参加摄影培训班,较系统的学习了数码摄影的创作思维与艺术表现、照片唯美后期制作、数码相机使用、数字图像处理等,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学习,有效提升了自身摄影素质。为了不影响工作,我都是起早贪黑到住地周边公园、景点拍照。工作退休后,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摄影学习和实践上来,摄影技能和摄影理论明显提升,照片每每得到拍友赞许。


可以说,摄影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之中。



问:

您的作品多次被选在年历,请您与我们分享几幅年历作品及创作故事吧!

答:

我的一位摄友是从事数字认证专业的,共同的摄影爱好,彼此相互了解拍照风格。由于企业每年都要制作台历做宣传,我有幸每年都能被选中5-6幅照片做画面,相互之间都没有任何费用支出,全当是义务奉献。


例如几幅被选用的照片:

image.png

这幅郁金香花开照片,是2019年5月15日在省植物园拍摄的。当我进入植物园,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映入眼帘。参观和拍照的人很多,当时感到,当大场面、多场景同时出现时,一时间叫我无从下手。还是稍稍静心后,想想切入点在哪,再动手。随后我拍了几张广角片,然后从微观入手,较多的拍些近镜头照片,我认为,郁金香好看,要展现它的花蕊、花瓣和颜色才行。


从多幅照片中选择了这一幅。尼康相机D700,光圈3.5,曝光1/400,曝光补偿2/3,感光度1000。

image.png

这幅红尾鸫衔食片,是我2019年10月11日14时48分,在省植物园拍摄的。红尾鸫又称斑鸫,它的体背颜色以棕褐为主;下体白色,在胸部有褐色斑纹围成一圈;眼上有清晰的白色眉纹。起飞时,尾羽展开时棕红色。红尾鸫食物以昆虫为主,包括蝗虫、金针虫、地老虎、玉米螟幼虫等农林害虫。它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等地繁殖,春秋季节迁徙时几乎遍布于我国各地,并在辽宁省以南的广大地区越冬。这是我是第一次拍摄红尾鸫,感到这鸟非常灵敏,警惕性高,觅食都是一群同时来,紧忙的叼几口就飞走,过一会再来。这张展翅叼食红豆的片子,是连拍的,我觉得动感好,姿态好,有幸被选为年历展示片。技术参数:尼康D5相机,光圈6。3,曝光1/800,曝光补偿1/3,感光度2500,焦距600。 

image.png

这张苏雀照片,是2019年1月10日在伊春市山上拍的。苏雀学名叫白腰朱顶雀,身洁而白,乌颈明睛,体灵而巧,志存高远,直冲苍穹。在野禽中,属于最傻的禽类北京俗称朱顶或朱点儿,也有人称其为朱点雀也叫苏雀。其繁殖在中国的东北地区,秋冬季节南迁至中国江南各省过冬。苏雀成鸟体长约100毫米。上体灰褐色而有暗褐色斑;腹部淡灰色,翅膀及尾羽深褐色;头顶具有朱红色大斑,故得名朱顶雀。雄鸟胸部略染粉红色。拍摄这张照片时,是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冬季节,我里外穿着绒衣、羽绒服和棉大衣,守候拍摄。在多张照片中选择了有趣的这一张,起名叫《蓦然回首,果实就在举头处》,并被选为年历宣传片。技术参数:相机尼康D5,光圈。6.3,曝光1:2000,曝光补偿1,感光度2200,焦距500MM。

image.png

这张《葵花向阳》,是2018年8月清晨在哈尔滨市外滩公园拍摄的。当时也是在一片向日葵中拍摄了几张特写镜头,这张图核心突出,蓝色背景衬托主题,葵花沐浴着明媚的阳光,带给人憧憬和联想。被选入2018年台历宣传片。

问:

在您过去多年的摄影经历中,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?为什么?

答:

回顾我的摄影历程,拍摄数量较多的主要有两方面,一是拍摄花卉较多;例如:


image.png
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因为我在工作期间,首先要以工作为主,拍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。家里养的花、小区周边和公园里的花,都是我拍摄的对象,而且距离近拍起来方便。随着城市公园、植物园、湿地等场所的逐渐增多,生态环境改善,多数飞禽和侯鸟也和人类和平相处,友好往来,这也为我们摄影人提供了方便条件。当然,眼下我的拍照对象还不局限在花卉和飞禽、候鸟方面,我也拍摄了一些人文的、自然的景观、人像的拍摄等等,例如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当下,我想广泛的涉猎各种题材,不局限于拍摄内容,不局限于题材,不拘泥于拍摄手法,积淀更多的摄影经验,完善丰富自己。在此基础上,寻找适合自己的专题深入挖掘。

问:

回看自己的摄影历程,想必感悟颇深,下一步您的摄影有何规划?


答:

我的摄影旅程才刚刚启程,路途还很遥远。在多年的摄影过程中,我由衷的体会到:摄影不仅仅是记录的方式,还有用艺术手段反映生活,用唯美观念支撑、指导行为,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一张好的照片,体现着摄影人背后构图、审美、意图、角度、用光等综合素质,用什么形式传递给人,意义是什么,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摄影人世界观,价值观。


例如:

image.png


这张题为《月球我来了》照片,是在同一地点,同一时间,分别拍摄后合成的。从两个单张照片看,只能理解为一般的拍照,但是我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就有故事可讲了,我给他起了名字,照片就有了属性,引导读者思路,至少可以从生态环保角度去思考,还可以从拟人角度“我来了”思考,为什么一只鸟,不远万里飞到月球,是旅行,还是探索,给人留下遐想空间,很有意义。

image.png

这张题为《晚霞伴我归》照片,也是在同一地点,同一时间分别拍摄后合成的。一张是抓拍了飞鸟伴随飞机而行的照片,另一张是夕阳西下,红红的太阳倒映在海面的照片,拍摄之前只是觉得晚霞很漂亮,由于准备不足,没能把飞行物体和即将落山的晚霞合在一起,为了完成当时印在脑子里的画面,经过反复思考,后期制作把二者合为一照片。起照片名字也有三点考虑,一是考虑到晚霞是回归的时刻,二是飞机是降落过程,附近是飞机场,符合逻辑。三是飞鸟加入飞机降落的行列,有迎接伴随的感觉。很有意思。


有时拍摄到一张满意的照片,让自己感动好几天,摄影已经成为我退休后的新生活。同时也感到:摄影创作也是孤独者的行业,我们在用另一只眼睛看世界的时候,有时需要爬冰卧雪,有时需要头顶烈日,有时要忍住蚊虫叮咬,有时需要起早贪黑,只要有吃苦精神,耐得住寂寞,才有获得好片的喜悦。


例如:

image.png


这张题为《礼花装点不夜城》照片,是在同一地点,不同时间拍摄的,两张照片相隔十年时间,一张是2009年夏在哈尔滨市政府26层拍摄的城市灯光秀夜景,另一张是2019年1月冰雪大世界开幕式燃放礼花。一张是地面夜景缺少节日氛围,缺空间感。另一张是礼花燃放有高度,但场面单一。把两张照片合在一起,在城市夜景上空增加了礼花,让礼花装点城市节日氛围,主题更突出。


我深信皮特·亚当斯所说: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,重要的是情深,而不是景深。我拍过荷花的鲜艳夺目,也拍过残荷的凋零挺拔,拍过香雪兰花开时的微距,也拍过多层叠加的宏伟场景,透过这些经历,让我感悟到:摄影和人生是有关联的,既要把握宏观,又要驾驭微观,既要领略热烈鲜艳,又要面对老化冷酷。


我非常高兴能站在《新时代摄影》杂志提供的平台,有机会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拍摄老师和朋友的经验,这将是我登高望远,砥砺前行的始发站、新起点,我一定珍惜机会,不懈努力,提高自己摄影技能。


行动是最好的语言。借用摄影大师安塞尔·亚当斯说过的话,结束我的谈话。“壮丽的优胜美地就这样跃入了我们的眼帘,它是那样的瑰丽无双......一个又一个神奇的美景接连出现......到处都充满了光明......我的一个新时代开启了。”